关灯
护眼
字体:

后记①:未来可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公元前530年,汉国续吞并荀国之后,再次完成了对范国不完整的吞并。

    所谓的不完整吞并,原因是有相当城邑落在了郑国手里,而汉国为了能够达成对范国的吞并,经过与郑君侨的协商,两国达成了相关的谅解备忘录。

    首先,郑君侨承认汉国对原属于郑国城邑的所有权,等于说汉国占有那些城邑属于合情合法的事情,劝告归入汉国的郑人不要再进行反抗。

    作为代价,汉国答应郑君侨至少在十年之内不会对郑国开战,双方在正常贸易方面也不会设下门槛。

    汉国与郑国以颍水为界,颍水北边所有城邑归于汉国,颍水南北的城邑则是归属郑国。这个划分直接让汉国不费一兵一卒从郑国那边获得了六座大城,算是"邑"级别的数量则是超过四十座,各种"邦"的数量就更多了。

    "祖为何优待郑国?"吕政有点不思其解。

    以汉国的军事实力攻灭郑国并不困难,偏偏吕武没有去做。

    吕武说道:"国可灭,人心难定。"

    如果郑君侨没有画大饼,尤其是在实现自己的诺言,其实灭也就灭了。

    现在有太多的黎庶被郑君侨画下的大饼吸引,每天都有来自列国的黎庶,甚至还有一部分小贵族投奔过去。

    汉国灭掉郑国不会太困难,灭掉之后呢?那些带着希望的黎庶,他们的希望破灭该将火发在哪个国家身上?绝对是汉国啊!

    吕武说道:"郑君侨不再扩张,治下可做耕地之土无可满足,黎庶未得其利,将如何?"

    一旦郑君侨无法实现自己的诺言,不用外部力量去攻打,郑国的内部的炸弹必定会自行引爆,到时候黎庶能把包括郑君侨在内的掌权者撕了。

    另外一点,吕武很清楚一点,外部的威胁迫使郑国君臣必须团结,一旦外部威胁变小,千万不能奢望贵族有什么节操,哪怕郑君侨愿意继续分田,一大帮老牌贵族和新兴贵族会愿意吗?

    对于贵族来说,利益肯定是自己拿到手最美,凭什么要分给黎庶呢?

    再则说了,现在是"礼不下庶人"的时代,他们之前能忍受和配合郑君侨那么干,纯粹是随时都有灭亡的危险,心里其实未必乐意,甚至极可能心里是埋怨的。

    "大汉如今需以沉淀,消化并荀、范果实。"吕武说道。

    汉国十来年的扩张太过于迅速了,不光是吞并了荀国和范国,还侵占了"汉中"以及灭掉葵蚕国(古蜀国)。没有成功让扩张的地盘出现效益,求追扩张又是为了哪般,只是想要纸面地图好看吗?

    到了公元前530年,汉国建立已经有十六年的时间,吕武的人生也走到六十七岁了。

    好多认识的人已经故去,导致吕武身上的暮气也是越来越明显。

    事实上也是那样,看着一个个认识的人先后死了,后代一个又一个成长起来,人怎么还能没有意识到自己老了呢?

    一旦觉得自己老了,人的心态不免也就难免会产生暮气,开始扳手指头算算自己什么时候也该入土。

    可能是吕武心态有了变化,再来也是吕阳一年比一年的年长,到公元525年时期,七十二岁的吕武除了没有退位当太上皇之外,大量的政务被丢给了吕阳这位太子。

    外部并没有因为汉国的沉寂而就消停,列国发现汉国完成"四晋归一"之后再无对外扩张,甚至没有像曾经的晋国那样追求霸权,他们在一种紧迫感的鞭挞下一再相攻。

    对于天下格局来说,有那么一件事情挺令人看不懂,重新复国的吴国出兵南下想要夺回旧土,吴军与楚军一再爆发大战,作为曾经南方霸主以及一度成为"世界霸主"的楚国仅是一再败给吴国。

    其实好像也正常?楚国跟晋国争霸消耗了太多的力量,后面又连续两次被汉国暴揍,再来就是楚王围不得人心,内部不稳会被牵扯绝大多数力量,对外作战力不从心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吴僚花了六年的时间光复了旧土,躲在深山老林的吴人纷纷出来重新归入吴国治下。

    吴人喊出了"大复仇主义",发誓要血债血偿的同时,刚刚完成光复失地就立刻又对楚国的本土进军了。

    而要死不死的是,楚国的内乱终于在楚王围暴毙之后爆发。

    楚王围本身就是得位不正,有相当多的心思想要重振楚国,偏偏贵族们根本就不买账。

    楚人自己都说不明白楚王围的死因,几乎是什么说法都有,比较靠谱的说法是遭到毒杀。

    在楚王围暴毙之后,他的一干后代也遭到了清算,一个个死于非命。

    某种程度上来讲,先有楚王围暴毙,再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