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1章:澳洲开发,上昆仑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疑,明朝的皇权,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顺序的向下跌落。

    而文臣集团,自然就顺势崛起。

    朱英就不同了。

    首先,他来到大明的时候,是个商人,还是个走私贩子。

    同时,有着前世的利益,他更加注重的是实际,而非是假大空。

    和郑和下西洋的境地不同,李景隆下西洋,政治因素是一方面,可朱英不在乎。

    他要的是钱财。

    出发的时候就准备了大量的货物。

    如果说大明是厂家,那沿海的占城,真腊,暹罗,他们就是批发商。

    到暹罗的外商们,就属于经销商了。

    欧洲,中亚这些地方,自然便是零售商。

    李景隆下西洋,带的就属奢侈品最多,搞的就是抛开中间商赚差价。

    朱英的要求很简单,你曹国公带队下西洋,赚钱是第一要素。

    这可不算郑和那廉价成本,而是把人工,材料,都计算在内了。

    莫说赚多少,要是亏本了,那就治你的罪。

    反之,赚得多,也是功劳。

    不管怎么说,李景隆带着这么多军队下西洋,即便是首重赚钱,那也是对大明威严的宣扬。

    况且现在大明的经济已经开始迈向高度繁荣。

    有道是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朱元璋是逮着贪官杀,而朱英呢,则是逮着商人的羊毛薅。

    所谓是我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伞撕烂。

    小商小贩的,朱英当然不会搞,他搞的就是那些后边有世家支撑的大商。

    抓兵权,搞变法,弄工厂,分股份等。

    这些手段,放在前世真不算啥,或许其他人要是在朱英这个位置,还能比他干得更好。

    一个大的套子,把世家大商套进去了。

    羊毛总是会薅光的,所以朱英促进开海,让商人们去赚取海上的钱财,还让大明水师给海商保驾护航,自己也参与了进去,如大明远洋贸易商会。

    他放开了所谓的大国之风,在朝贡贸易上,开始对各国进行减少。

    朝贡贸易或许有稳定边关的作用,比如大明的影响力,可朱英不在乎。

    比如你占城,真腊,我就是不给你朝贡贸易上搞优惠,你还能咋滴,我就是不给大额封赏,你还能打我大明不成?

    唯一例外的,也就只有北元了,毕竟那地方是真穷啊。

    牛羊肉,皮草这些特产,看起来不错,实际上产生的经济效益对于整个大明来说,真就那么回事。

    唯一能够利用上的,也就只有人力了。

    所以朱英大搞北元雇佣协会,为的就是让这些草原的家伙们稳定下来,不要总是打秋风,影响大明边关,搞得大明这里动不动就要打仗。

    其实北元雇佣协会搞到现在,国库的支出是很大的,从另外的角度去看,等于是在养肥草原。

    其实早有臣子上奏,北元实属威胁,如此壮大之下,一旦翻脸对于大明来说,可谓是养虎为患。

    只不过这个建议,爷孙俩都没有采纳。

    朱英有信心,在同时发展的基础上,要将草原远远的甩在身后。

    亦如现在的蒸汽铁甲船。

    这玩意目前不能远航,可对海域诸国,那是绝对的威慑力。

    而蒸汽机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军事方面。

    其中对于工业发展,那也是质的提升,是跨越式的进步。

    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后,意味着大明的生产力在原本的基础上,是数十倍的提升。

    除开蒸汽铁甲船外,蒸汽火车也能真正的开始打造了。

    不说大明全境开设的铁路线路,只要把南京到边关的线路打通。

    以蒸汽火车的运输能力,你北元,还算个啥事啊。

    蒸汽火车最恐怖之处,在于运输兵力的速度。

    哪怕是现在拉胯的蒸汽机,其动力也绝非是马力可以比拟的。

    最关键的是,它可以十二个时辰不阶段的运行。

    当初朱英想搞铁路,可惜最后不了了之。

    而现在,蒸汽机,它来了!

    蒸汽火车的运行速度,按照后世的计算方式,为每小时大约60公里到80公里,折合大明算法,也就是每个时辰一百二十里地起。

    从南京到边关,约为两千四百里地。

    而蒸汽火车十二个时辰,可走一千四百多里。

    这也就意味着,只需要两天不到的时间里,蒸汽火车就可以把大军直接运送到边关打仗去。

    即便算上蒸汽熄火,出点小故障啥的,三天也是稳稳够用了。

    当然,如果装上大量辎重的话,可能要慢些,速度上不来,可这速度,也是跨越时代。

    这意味着大明朝廷对于地方的统治力,将会得到极大的加强。

    实际上会有些出入。

    以大明现在的工业基础,铁路开山过河自然不行,不过关系不大。

    这些路段人力直接干,士兵们在火车上闲着也是闲着,大不了多设几段路就行了。

    想要完成这些,目前大明还有些难度。

    其中铁矿的稀缺是个大问题。

    并非是中原铁矿少,而是自古以来,中原地区的铁矿就被大力开采,导致现在大多数地方的矿藏都很稀少,多数容易的都被挖掘了。

    这也是为什么朱英首先要做的,就是蒸汽铁甲船的缘故。

    因为有了蒸汽铁甲船,意味着海上的距离缩短,运输能力加强,这就能大力对沿海,海岛国家地区的铁矿,运送到大明来。

    “要是我没记错的话,倭国银矿最多,而澳大利亚铁矿最多?”

    从造船回来的朱英,就开始打铁矿的主意了。

    既然是大航海,蒸汽时代的来临,那么工业化革命的情况下,铁矿那就是重中之重了。

    “只是现在的澳洲,完全就是个绝岛吧,如果让朝廷去开发,这个难度可就太大了。”

    澳大利亚的地理烂透了,从一个整体来看压根不适合大规模殖民。

    澳大利亚北部是面向大明,那里全是荒漠和热带草原。

    对于大明来说,要沙漠我在西域就有,要雨林我去越南就好,费那个劲跑去澳大利亚干什么。

    且从东亚出发登陆澳洲的话,等待他们的要么是西澳的沙漠,要么就是北澳的雨林。

    对大明海商来说,去澳洲还不如去非洲。

    距离的长远并非是以地理长度来计算,而是以航行时间。

    去非洲,是有成熟的航线与完备的技术的,什么时候乘着信风到东南亚,什么时候乘着季风到印度,然后到非洲,这条航线无数人走过,十分方便。

    去澳洲,那可就要麻烦多了,是一条新的航线。

    就现在的航线来说,那都是建立在无数前人用性命探测的基础上,想要开辟一条新的航线,可没那么容易。

    况且,现在的澳洲,连部落文明都不是,完全是原始社会。

    男女异形,不织不衣,以鸟羽掩身,食无烟火,惟有茹毛饮血,巢居穴处而已。

    朱英想要拿到澳洲的铁矿,以大明朝廷现在的情况,是很难实现的。

    “看来,只能是借助外力了。”

    苦思冥想下,还真让朱英想到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让大明的百姓去开发澳洲,自然是舍不得的。

    可如果是昆仑奴呢?

    澳大利亚虽然不适合水稻,但小麦高粱还是能种的,其中草场也比较多,畜牧业也能发展。

    这些问题其实朱英也懒得去细想,后世澳洲反正是发展了,总是能种些吃的。

    现在他本来就很烦大明昆仑奴的事情,现在也算是有了个好去处。

    即便短时间内带不来多大的效益,但等个十年八载的,把采矿技术传播下,优质铁矿自然滚滚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