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5章:三十万秀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当即就起身前往华盖殿。

    华盖殿中。

    朱元璋正在呵斥礼部尚书任亨泰。

    “简直是胡闹,这等大事,为何不早些跟咱说,你礼部尚书到底是怎么当的。”

    “咱大孙不懂这些,难道你在礼部这么多年,都不懂得科举的关键吗。”

    “三十万的秀才,也真是敢给啊,什么时候,咱大明的秀才,如此不值钱了。”

    朱元璋的心都在滴血啊。

    每个秀才都要赏赐田产,最少都是十亩良田了。

    三十万秀才,这可是三百万亩良田,疯了吗。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其实并不知道秀才的特权已经取消了。

    自从小文承出生后,大部分的皇权已经逐步的移交到了朱英手上。

    这些权力属于朱元璋跟朱英共同持有,相当于都有决策权。

    自从对朝廷大臣们放权开始,朱元璋逐渐对于大孙的安排,也减少了过问的次数。

    一来是朱元璋年纪大了,精力有些跟不上。

    二来也是对大孙的放心。

    这样的行为也算是皇权的平稳过渡,至少在他驾崩后,整个大明不会产生多大的震荡。

    对于大臣们来说,太孙令旨跟陛下谕旨,基本上没有了区别。

    朱元璋也不是完全不过问,只是兴趣多是集中在赋税,军事,火器,还有一些万国事务上。

    礼部尚书任亨泰整个人都是懵的。

    他可是按照太孙的要求办事啊。

    还不告诉太孙,他怎么告诉?

    太孙直接就是一道令旨过来,难道要让他抗旨不成。

    此刻的任亨泰也不敢去甩锅到太孙身上,那只会是死得更快。

    只能趴在地上不断磕头:“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伴君如伴虎,他真怕陛下直接一道谕旨让锦衣卫给拖出去砍了。

    别说,现在的朱元璋,还真有这个想法。

    这时,宦官来报:“启禀陛下,太孙殿下来了。”

    “让他进来。”朱元璋的脸色不怎么好看。

    门外的朱英也没多想,直接走了进来。

    看到大孙,朱元璋肃杀之气顿时消融,不过还是有些生闷气的感觉。

    “爷爷,今天可是有个大好消息啊,咱们大明去年的秀才人数,直接破了三十万。”

    朱英笑着对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闻言,脸色一僵。

    有心发怒,却又压制住。

    只能说道;“大孙,三十万秀才,这给咱大明国库,带来多大负担啊。”

    这话一出。

    下面磕头的礼部尚书任亨泰一下子就愣住了。

    旁边恭敬站着的户部尚书赵勉,吏部尚书詹徽,也愣住了。

    他们此刻才意识到,陛下竟然是不知道秀才功名特权被取消的事情。

    礼部尚书任亨泰心里憋屈得很。

    无妄之灾啊。

    朱英顿了顿,解释道:“爷爷,前年年底的时候,我就已经传了令旨给礼部,让他们把秀才的功名特权,已经是全部取消了,现在的秀才们,也就剩个功名在身而已,其他的朝廷是不管的。”

    “去年,我让礼部对秀才的录取,取消了名额的限制,以考卷标准答案为准,但凡各府州能够达到甲等分数者,皆赐予秀才功名,这才有三十万秀才的由来。”

    朱元璋闻言这才知道,自己好像是错怪了礼部尚书。

    不过作为皇帝,难道礼部尚书就没一点错吗,他不应该提前跟咱说吗。

    “起来吧,没用的家伙,连这点事都说不清楚。”朱元璋再次呵斥了一声。

    “谢陛下。”

    这也让礼部尚书任亨泰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

    后背被冷汗湿透。

    如果太孙来得再晚一些,说不定他就这么冤死了。

    想了想,朱元璋摆摆手:“尔等先出去。”

    六部尚书躬身行礼,而后缓缓退了出去。

    明显陛下要跟太孙单独聊,刘和跟蒋瓛也自然走了出去。

    “大孙呐,你怎么一下子给这般多秀才功名,从此之后,这秀才岂不是烂大街了。”

    朱元璋原先对于科举本就不怎么重视,中间还停止过几年取消科举,后来才恢复。

    跟历来朝代的皇帝一样,朱元璋也觉得官不能多给。

    太轻易让人当官,别人就不会珍惜,也会让皇权变弱。

    所以官员的总体数目,是有很大限制的。

    虽说是求贤若渴,可你搞个三十万秀才,这也太夸张了吧。

    “这事,本该孙儿早些跟爷爷说的,倒是忘记了,不过现在也来得及。”朱英开口解释道。

    朱元璋在大孙这里就没啥脾气,因此点点头,招呼大孙坐下说。

    朱英也没啥好客气的,直接端起朱元璋的茶杯喝了一口,这才开始说道:

    “咱们大明现在,已经有八千万口计了,这还是先前的数目,估计破万万,不过就这两年的事情。”

    “如此庞大之数,而观我大明官员,总计不过二万余人。”

    “像是京师,还有各地高官在内,真正去处理百姓事情的,怕是连两万人都不到。”

    “对于地方官员来说,他们要处理的政务太多了,以至于稍有松懈,百姓的问题就得不到及时处理,且真正为民办事的官员,还是少数。”

    “大多数的官员,即便他们没有去收刮民脂民膏,也是在自己的官位上没有多大的作为。”

    “况且,对于地方官来说,他们的权力也过大了,从细微的角度上看,这已经影响到了朝廷的威严。”

    朱元璋点点头,这样的情况其实在每个朝代都很常见。

    不过一味的增添官员数目,也不是什么好事。

    主事的人太多,这就让地方更乱,而且增加了朝廷的俸禄负担。

    只是对于如今的大明来说,官员俸禄这块,已然不算多大事了。

    朱英继续道:“如今的官员体系,从根本上,还是承接前朝,乃至于宋朝而行,这里头的弊端,从未有得到过解决。”

    “因此孙儿一直在考虑,如何对大明的官员体系进行变法,后来才想到,增添官员数目,细致化管辖职责,或许是个不错的方式。”

    “这才想要放开秀才名额的限制,增添基层官员数目。”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